close
   在早報的《專家專評》欄目中人氣鼎盛的陳子帛先生曾為《“特別費”風波看馬英九性格》之妙文,文中最后一段,妙筆生花地把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帥哥比成了袁紹。

  文中指出:“袁紹家世不錯,閱歷完整,學歷丰富,相貌堂堂,但卻是如史家所稱的‘好謀寡斷,志大才疏’者。郭嘉認為袁紹‘外寬內忌,好謀而無斷,能聚才而不能用才,聞善而不能納,諸子相斗,量小無大器’。此人表面上寬和謙恭,內心實際上計較記恨﹔聲名遠播,所以能招攬人才,但卻不會善用人才﹔喜愛請益智慧,但耳根子軟,東聽西聽,搖搖擺擺,就算有好的計謀也不會用,而且控管無方。總結而言,袁紹器量狹小,非大器之才。黃創夏說,如此描繪,對照一下馬英九,感覺上就有些眼熟”。

  妙哉斯言。 

  而陳先生也在文中提到的“搞政治的人,多少要有點草莽氣質,或者有一點流氓習氣”,這點的論斷也讓我擊節贊嘆。自詡為不粘鍋泛藍的領導人,正是缺少了泛綠的那股草根的造反起家的凶悍氣息,無非真正深入台灣民心,已經是台灣觀察家們的共識。

  結果我回家去翻三國,還順便找了點時髦的論三國的書本來,看得一發不可收拾,索性把陳先生的妙文來個狗尾續貂,萬望陳先生海涵。

  可是,我覺得用袁紹來形容小馬哥還不是最准確的。

  最近因為“為曹操翻案”而在中國大賣的《品三國》里,易中天教授對劉表的評價,和我一貫以來對馬英九的感覺貼近得天衣無縫。

  當我讀到,如果曹操是“可愛的奸雄”,那么劉表給人的印象可以說是“漂亮的草包”一句時,几乎把大腿拍紅。

  一語中的,100%准確的形容。即使不說,常看台海局勢的觀察家也都會本能地感受到這個描述,很適合泛藍陣營的某些領導人。

  若是用陳子帛先生有關“搞政治的人,多少要有點草莽氣質”的評述來觀察,袁紹的草莽氣質,遠遠超過劉表。至少我們還記得袁紹和曹操在年輕時候,還干過去搶人家新娘的荒唐事情,結果袁紹掉進去荊棘堆里,動彈不得。后來是曹操急中生智,大叫“賊在這里!”結果袁紹一著急才用了吃奶的力氣跳出來。

  和亂世奸雄玩在一塊,居然還敢一起去搶新娘,袁紹自小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。而劉表就不同,他也是“帝室之冑”,而且長得帥氣,“身長八尺余,姿貌甚偉”。

  而根據易教授的介紹,劉表在治理荊州的時候,還是很有能力的。他斬了十五個宗賊頭目(豪門土匪),也阻擋了孫堅往荊州進軍的腳步。之后,他和張繡聯盟,穩定了荊州后,還開拓了一些疆土,“愛民養士、從容自保”是他的第一大人生目標。

  結果,搞到中原的一堆文人墨客都跑到荊州去討口飯吃。而劉表也好好招待這些人,一時間荊州成了“大學城”,連諸葛亮都住在荊州,可以想象,荊州當時的人文氣息多么濃厚。

  劉表沒有袁紹的狂妄自大,他的策略是反正打不過,就關門過自己的小日子。

  只可惜劉表從此以后胸無大志,也缺少容人的度量。他和野心勃勃劉備的關系處理得不好,甚至一度想暗算劉備,結果劉備騎了的盧馬,跳過了檀溪逃跑,把一個原本可以同盟的重要力量推開了。

  這正是馬英九和國民黨本土派總頭王金平的關系活脫脫的古裝版。

  劉表選的接班人也都是軟趴趴的性格,劉琦內訌后投奔了劉備,劉琮還沒看到曹操來就投降聽封去了。你現在看看國民黨的新一代貴族公子們的戰斗力,也不過如此。

  一個軟弱的領導,卻占領著一個曹、劉、孫都眼紅了許久的戰略要地,劉表占著荊州,小馬哥占了國民黨主席的大位和無數繼承自先輩的黨產。結果可想而知,劉表的荊州被劉備借走了就沒還﹔小馬哥的政治遺產也被他自己賤賣光。

  所以歷史學家何茲全先生說,如果曹操是“治世之能臣,亂世之奸雄”,那劉表就是“治世之賢臣,亂世之庸人”。

  劉表生錯在群雄并起爭天下的年代,小馬哥也生錯了在政治戰場硝煙彌漫,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的台灣。

  有同事說:“小馬哥如果生在新加坡,是個做部長的料”。我心有戚戚然。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angjiang 的頭像
    changjiang

    嘯傲江湖之風雲再起

    changj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